按照GB/T14684—2001建筑用砂, 其机制砂的定义为:由机械破碎、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.75 mm的岩石颗粒(但不包括软质岩、风化岩石的颗粒) 。一般砂的表观密度在2.5以上,吸水率在3%以下。因为吸水率表示骨料颗粒内部的孔隙比例,是骨料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,特别是骨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大,尤其是对强度好的混凝土的影响。
用于机制砂的原料的有青石、卵石、花岗岩、玄武岩、石英、石灰石、辉绿岩等有相当硬度的石料即可,除此以外,建筑垃圾等建筑废料也可作为制砂原料。
机制砂的类别按其技术要求分为I、II、III三个等级,各有其不同的用途。
Ⅰ类,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
Ⅱ类,宜用于强度等级C30一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
Ⅲ类,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。
目前砂石需求量较大的项目有地铁项目建筑,图书馆、公园、高架桥、广场、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,钢筋混凝土高楼、公路、铁路、桥梁等,凡是需要用到砂石骨料和天然砂涉及到的行业,机制砂都可以用到这些地方。
但是,我们要注意,用来制砂的石料性质不同,其用途也有所不同。例如用于高楼大厦建设的砂石骨料,由于混凝土和砂浆需要包裹钢筋,为了防止钢筋腐蚀影响砂石骨料的寿命,要求砂石骨料除了具备合理的硬度之外,还应该具有抗腐蚀性,呈弱碱性或者中性。
而用于修路建桥的砂石,需要根据水质的成分和碱性来选择合适的石料水泥,因此,使用矿石制成机制砂之后要用到哪些地方,除了要看石料的性质之外,还要看行业的要求。